|
|||
|
|||
标 题: 对省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第1139号提案的答复 | |||
|
|||
|
对省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第1139号提案的答复
苏工信提字〔2025〕197号
王明华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做优做强江苏眼镜产业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我省加快推进眼镜产业提质升级,引导企业围绕消费升级需求和产业短板,强化创意设计,加大创新投入,产业转型升级取得积极进展。丹阳市为全球最大的镜片生产基地,已形成覆盖设计、生产、销售上下游的完整产业链,产品包括各类镜片、镜架、镜盒、镜布、护理液以及印刷包装等,镜架年产量超1亿副、镜片年产量4亿多副,占全国镜片生产总量的75%、全球总量的50%,丹阳眼镜及视光学产业集群2024年入围省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丹阳市被誉为“中国眼镜之都”。
下一步,我们将持续优化企业服务,引导企业加大创新投入,实施智改数转网联,推进产业链上下游合作对接,跟进配镜纳入医保相关政策,不断提升产业发展质量和效益。一是引导企业加快研发新技术新产品。将眼镜产业纳入“1650”产业体系生物医药集群医疗器械产业链,持续做好“筑峰强链”重点企业服务。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支持企业加大产业链协同创新力度,突破精密绿色加工技术及装备,研发高品质、具备矫正屈光不正、弱视、低视力、AR/VR、智能穿戴设备等多功能高附加值产品。二是加强镜片材料产业攻关。支持企业组建创新联合体,加强与中科院上海光机所等高校院所的合作,开展镜片材料研发生产,完善共建光学材料实验室的运行机制,吸引更多高端科研人才和创新资源集聚,共同攻克技术难题,加快科研成果转化。三是推进企业智能化数字化转型。鼓励企业建设智能生产线、引入大数据分析系统,推动企业上云用数赋智,促进企业间数据共享和协同创新,支持企业建设省级先进级智能工厂。引导企业探索研发集成交互系统、电子元件以及无线通信技术的AI眼镜,提升产业数字化发展水平。四是加快品牌培育。引导企业持续挖掘个性化消费需求,加快推进产品设计、文化创意与品牌建设融合发展,让眼镜从功能单品提升为时尚艺术品,支持举办中国丹阳眼镜文化节、国际眼镜设计大赛等活动,提升区域品牌影响力,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眼镜产业品牌,指导丹阳眼镜申报中国消费名品(区域品牌)。五是加强政策服务支持。支持镇江市开展“镇信助企”对接活动,加强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合作对接,指导企业用好超长期特别国债、省制造业贷款财政贴息等政策和“苏科贷”“高企贷”等科技金融产品。支持镇江市深入实施“金山英才”计划,鼓励重点眼镜企业与高校联合培养高端人才。六是跟进医保相关政策。省医保局反馈我省现有的125个眼部检查和治疗类价格项目中,有86个项目纳入了医保支付范围,但对于涉及眼镜配戴、近视眼治疗的诊疗项目,国家基本医保诊疗项目目录明确规定医保基金不予支付,将眼镜费用纳入医保支付范围暂不具备落实条件。省医保局将跟进国家层面关于诊疗项目医保支付管理政策的调整,及时将符合条件的诊疗项目纳入医保支付范围。
江苏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2025年6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