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696785044/2025-00043 主题分类:
发布机构: 世界杯直播-世界杯决赛直播 发文日期: 2025-09-08
标       题: 对省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第0594号提案的答复
发文字号: 发布日期: 2025-09-08
主 题  词: 时       效:

对省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0594号提案的答复

苏工信2025196

毕丰书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进一步加快我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近几年,我们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激发涌现更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重要指示精神和对江苏工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积极构建促进专精特新企业发展壮大机制,围绕“1650”产业体系建设,大力实施“千企升级”行动计划、专精特新企业培育行动,引导中小企业坚守实业、专注主业、深耕行业、强化创新,推动一大批中小企业走上专精特新之路,成长为掌握独门绝技的“单打冠军”和“配套专家”,为增强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竞争力,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助力江苏成为发展新质生产力重要阵地提供有力支撑。目前全省累计公告创新型中小企业5.1万家、培育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4万家,累计争创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215家。

(一)优环境、强化政策支持。修订出台了《江苏省中小企业促进条例》,并先后制定实施了促进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专精特新企业培育三年行动计划和工作方案等一系列政策文件,进一步统一专精特新的标准和内涵,明确培育目标、实施路径和工作举措。制定出台优质中小企业梯度培育管理实施细则,健全完善从创新型中小企业、到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和“小巨人”企业、再到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的梯度培育体系。构建省市县三级财政协同支持机制,省级财政设立专项资金并逐年扩大资金规模和资助强度,支持专精特新企业提升能力项目,累计安排18.3亿元、支持项目1844个。贯彻落实好中央财政支持重点“小巨人”企业创新发展政策,引导专精特新企业积极加大投入,实施“三新一强”(打造新动能、攻坚新技术、开发新产品,强化产业链配套能力)计划。目前,全省共有223家“小巨人”企业获得中央财政资金支持7.63亿元。

(二)促融资、强化金融助力充分发挥省综合金融服务平台作用,推动银行金融机构为专精特新企业量身定制金融服务方案,创设专精特新贷等产品,截至2025年3月末,平台与67家银行机构完成系统直连,实现申请至授信全线上服务,累计帮助8468家专精特新企业获得授信4916.8亿元。举办“2024金融赋能制造强省”行动专精特新专场,先后开展专精特新、新能源(储能)、集成电路、设备更新、航空航天等5个专场活动,累计为近600家企业对接融资需求超3500亿元。连续5年开展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巡诊活动,推进“一月一链”投融资路演,支持区域性股权市场“专精特新”专板建设,累计为594家企业融资55.9亿元。重点推动我省区域性股权市场专精特新专板建设,截至2025年3月末,专板汇聚企业1266家,其中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86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579家

(三)推转型,提升数字能力。出台《江苏省深化制造业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网络化联接三年行动计划(2025-2027年)》,

引导支持中小企业智改数转。支持优质中小企业创建智能制造车间,强化星级上云企业建设,加快推动企业“上云用数赋智”,累计培育星级上云企业近3.5万家,全省规上企业覆盖率达到48.3%,带动中小企业上云超40万家。围绕“1650”产业体系,逐群逐链编制智改数转网联实施指南和标准规范,已发布集成电路、钢铁、服装等12个行业实施指南,电线电缆、医疗器械等第二批33个行业实施指南正在编制中。聚焦智能装备、网络建设、系统集成等,建立省智改数转网联服务商资源池,为中小企业数字化发展提供优质服务,目前入池单位992家。

(四)强创新,促进成果转化。全面加强创新资源协同整合,支持龙头企业面向中小企业全面开放设计研发能力、仪器设备、试验场所等各类创新要素,着力构建“点—链—面”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点”上引导企业建设技术中心,聚焦主业实施技术攻关,目前已建有国家企业技术中心147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5068家;“链”上建立创新载体赋能产业链工作机制,组建包含国家和省级重点实验室、制造业创新中心、产业技术基础公共服务平台等140余家高水平创新载体的资源库,支持龙头骨干企业整合产业链上下游创新资源,开展“1650”产业体系协同攻关,组织实施101个协同攻关项目,覆盖16个先进制造业集群,带动企业新增研发投入超40亿元;“面”上发挥典型标杆示范作用,培育建设3家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11家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集聚股东单位140余家、获得授权专利超1000件。发挥政府“评、用、服”三大组织功能,大力推动企业技术创新成果向市场转化。一体化组织开展首台(套)重大装备、首批次新材料、首版次软件认定和新技术新产品评价,在制造强省专项资金中安排35项“三首”产品示范应用项目。

今后工作中,我们将认真吸纳您的建议,坚持问题导向,强化精准施策,构建促进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壮大机制。一是健全专精特新企业定制化服务机制,加快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发挥财税惠企政策作用,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推动专精特新企业向价值链中高端攀升。二是聚焦优势产业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推动龙头企业与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深化配套合作。深入推进“筑峰强链”企业培育支持计划,以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支撑产业链供应链整体提升。三是支持有条件的专精特新企业建设高水平创新载体,参与关键核心技术和装备攻关。四是推动创新型中小企业初始级转型,推动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规范级转型,推动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集成级转型。

        世界杯直播-世界杯决赛直播

            2025年623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