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696785044/2025-00067 主题分类:
发布机构: 世界杯直播-世界杯决赛直播 发文日期: 2025-09-15
标       题: 对省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第1027号建议的答复
发文字号: 发布日期: 2025-09-15
主 题  词: 时       效:

对省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

1027号建议的答复

苏工信202588  

施清岛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加快推广江苏纺织行业人工智能开发与应用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纺织产业是我省传统优势产业,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产业发展,将高端纺织集群纳入“1650”产业体系重点培育。我厅会同省相关部门抢抓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的机遇,把推动纺织产业人工智能开发与应用作为培育高端纺织集群的重要抓手,强化政策引导、技术攻关、赋能应用和人才培育,促进高端化智能化发展。

一是加强政策引导。十四五以来,省工信厅相继出台《关于进一步推动全省纺织服装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江苏省深化制造业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网络化联接三年行动计划(2025-2027年)》《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的行动方案》等政策文件,进一步部署推动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和赋能新型工业化的思路举措,加快人工智能与纺织产业融合应用。

二是开展技术攻关。围绕人工智能全链条创新,“十四五”以来,省科技厅已部署200余项省科技计划项目,初步构建了覆盖人工智能理论、算法、模型、芯片等系统化研发能力,在语言计算、机器视觉、智能传感、无人系统等细分领域形成竞争优势,为纺织产业人工智能硬件和软件开发提供了有力支撑。江苏集萃先进纤维材料研究所联合东华大学开发了中国首个纤维知识大模型,通过海量纤维领域知识学习,实现在纤维领域的精准信息供给和自动化内容生成。

三是加快赋能应用。省工信厅编制纺织产业重点产业链“智改数转网联”实施指南,加宣贯解读,指导企业分级分类打造智能工厂。在无锡、常州等地分别组织服装重点企业与人工智能企业进行合作对接,加快推动人工智能在纺织产业设计、制造、质检、营销等环节创新应用,提升行业智能化水平。波司登、海澜入选工信部首批卓越级智能工厂,培育6个数字三品应用场景典型案例南通联发纺织通过部署“AI”质检员设备,实现机器视觉实时检测面料密度、宽度及瑕疵,检测精度达99.5%。波司登牵头建设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实验室(服饰智能设计),建立AI驱动的服装设计研发新模式,头样开发时间从100天降至27天,样衣研发降本60%以上。

四是抓好人才培养。省教育厅加快布局人工智能领域相关学科,截至2024年底,全省高校共设置人工智能领域相关一级学科博士点37个、硕士点46个,覆盖28所研究生培养高校;72所本科高校设置人工智能领域相关本科专业点500余个,其中91个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常州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和盐城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推动人工智能教育与纺织行业深度融合,建成2个省级重点产业学院,推动建立纺织行业人工智能人才培养体系。

下一步,结合您所提建议,我厅将会同有关部门,持续实施“人工智能+”行动,深入推进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在产业赋能、终端应用、场景培育等方面加快促进人工智能与纺织行业深度融合,加速培育新业态新模式,加快培育高端纺织集群新质生产力,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一是强化顶层设计。组织编制《江苏省“十五五”纺织行业高质量发展规划》和《加快推动高端纺织集群向世界级迈进的实施方案》,面向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等关键环节和视觉检测、智能运维、参数优化等典型场景,加快推动人工智能技术与纺织产业进一步深入融合发展。发挥省制造强省建设专项资金的作用,引导企业加大对人工智能技术研发、智能化设备更新、智能工厂建设、行业大模型应用等投入力度。

二是加快研发创新推动南京、苏州、无锡争创国家人工智能制造基地和国家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支持领军企业建设人工智能创新平台、智能创新中心等赋能载体。推进中科院工业人工智能研究院与省内企业加强对接合作,联合开展产业创新。依托龙头企业、服务商和科研院所加快人工智能关键共性技术研究以及智能部件、装备、系统研发,围绕配棉、染色、设计、营销等环节,加快智能控制与优化、数据采集与分析、故障诊断与维护核心技术攻关和突破。

三是深化典型应用。推动制定人工智能行业标准体系,支持企业加大设计、生产、制造、检验等环节数据采集,建立高质量数据集,围绕生产优化、智慧检测、供应链管理、智能仓储物流、产品追踪、智慧营销等领域,梳理推广一批数字三品应用场景典型案例,加快推广应用。发挥行业内卓越级智能工厂示范引导作用,加大复制推广力度,分级分类培育一批智能工厂,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在产业的融合应用。

四是培养行业人才。增设人工智能相关职教专业,鼓励学校深度应用人工智能技术构建纺织行业“教产互嵌”课程体系,与企业协同开发“岗位能力+人工智能应用能力”的模块化课程、智能虚拟仿真实验系统,确保培养方案与产业需求精准对接。建立在岗学习进修通道,打造具有自主发展力的企业人才梯队。发挥相关产业联盟、科研机构、服务商的作用,组织举办各类专题培训,推动构建纺织产业人工智能人才培养体系。

           

              世界杯直播-世界杯决赛直播

                2025年6月23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