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标 题: 对省十四届人大二次会议第1166号建议的答复 | |||
|
|||
|
对省十四届人大二次会议第1166号建议的答复
苏工信建字﹝2024﹞24号
杨朝辉、张君君代表:
你们提出的关于专精特新工作的几点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江苏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有关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聚焦“1650”产业体系建设,以培育自主品牌本土企业为目标,大力实施专精特新企业培育行动,着力引导中小企业专注主业、深耕行业、强化创新,走专精特新发展之路。主要工作有:
一是持续优化政策环境。近年来,先后印发实施《江苏省“千企升级”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年)》《江苏省促进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等系列政策文件。2023年,提请省政府办公厅印发《江苏省专精特新企业培育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主要内容包含大力实施优质企业梯度培育、创新能级提升、协作配套强链、质量品牌创优、高价值专利培育、数字技术赋能、特色金融助力、服务体系升级等8大工程,以及加大财政支持、强化人才引培、营造良好环境等4项保障措施。责任单位包含20多个省级部门及各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形成促进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的良好政策环境和工作合力。出台优质中小企业梯度培育管理实施细则,建立健全上下联动、共同推进的工作机制,加快构建创新型中小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的优质企业梯度培育体系。
二是促进创新能力提升。省、市、县财政每年安排专项资金支持专精特新企业高质量发展,支持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建设技术中心和制造业创新中心,参与关键核心技术揭榜挂帅,加快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新材料应用,不断增强核心竞争力和品牌影响力。2023年,省级工业和信息产业转型专项升级专项资金支持专精特新企业创新能力提升项目148个项目、资金总额3.4亿元。聚焦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和优势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深入实施前瞻性产业技术创新专项和科技成果转化专项,2023年,支持专精特新企业实施23项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项目和51项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省拨资金5.4亿元。实施企业研发机构高质量提升计划,加快推进“专精特新”企业建设高水平企业研发机构,截至2023年底,已支持“专精特新”企业建设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家、省级重点实验室17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800多家。
三是推动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2023年,制定实施《江苏省促进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发展管理办法》,认定省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35家,累计获批国家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11个。深入实施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携手行动”,围绕新能源汽车、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工程机械等重点集群和产业链,组织开展“百场万企”产业链大中小企业融通对接活动3场,发布500多项合作对接需求,促进中小企业融入大企业供应链、创新链。组织开展大企业“发榜”中小企业“揭榜”工作,推荐27家大企业“发榜”提出创新需求50条,组织102家中小企业参与“揭榜”创新需求154项。
四是强化精准精细服务。完善专精特新企业服务专员制度,实现省级以上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全覆盖。重点在涉企诉求受理、惠企政策速递、助企资源对接、促企能力提升、护企权益保障等五个方面为专精特新企业纾困解难、赋能提升。持续开展金融赋能活动,制定印发《金融服务助力中小企业平稳健康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整合金融服务资源、创新金融服务模式。设立省普惠金融发展风险补偿基金“专精特新贷”子产品;支持区域股权市场“专精特新”专板建设;组织“一月一链”专精特新企业投融资路演;引导金融机构开发“专精特新贷”,定期向合作金融机构推送白名单,2023年全年合作银行累计为库内企业发放贷款超2000亿元;举办省政府投资基金园区行“专精特新”专场活动,推动27家专精特新企业与金融机构精准对接。
你们的建议对我们更好地推动全省专精特新企业培育工作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我们将在下一步工作中充分吸纳您的意见建议,会同相关部门持续深入实施专精特新企业培育行动计划,更大力度引导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
世界杯直播-世界杯决赛直播
2024年5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