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696785044/2024-00050 主题分类:
发布机构: 世界杯直播-世界杯决赛直播 发文日期: 2024-05-29
标       题: 对省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第0208号提案的答复
发文字号: 苏工信提字﹝2024﹞94号 发布日期: 2024-10-23
主 题  词: 时       效:

对省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第0208号提案的答复

苏工信提字﹝2024﹞94号

中国农工民主党江苏省委员会:

你们提出“关于聚焦前沿新材料打造未来产业战略支点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全省新材料产业发展现状

江苏是新材料制造大省和需求大省,具有产业基础好、集群特色鲜明、创新能力强等优势,综合竞争力位居全国前列。随着新能源、生物医药、电子信息、高端装备等先进制造业集群对新材料的相关需求与日俱增,全省新材料产业正处于大发展、快发展的战略机遇期和重要窗口期。

(一)产业规模稳步扩大。2023年,全省新材料产业保持平稳增长,实现产值1.6万亿元,高质量发展态势继续巩固。据不完全测算,全省特钢、高温合金、先进电子化学品、光伏材料、新型显示材料、高性能树脂、膜材料、特种玻璃等产品产量居全国前列,精密铝箔、碳纤维及复合材料、石墨烯、碳纳米管等特色产品产量占全国一半以上。

(二)供给结构持续优化。先进金属领域,全省形成以高端金属制品、高温合金、特种合金等为特色的产品结构体系,2023年全省特钢比达35%(全国17%),其中高端特钢占比达21%(全国8%、德日23%),轴承钢、齿轮钢、弹簧钢、工具钢等高端品种市场占有率全国第一。化工新材料领域,全省以功能高分子材料、电子专用材料为优势领域的化工新材料产业快速发展,占全行业比重超40%(全国约为9%)。茂金属聚乙烯、氯化聚乙烯、α-烯烃、POE、二丙烯基苯、光学级BOPET、PETG等项目2023年陆续投产,产品打破国外垄断,填补国内化工材料领域空白。

(三)创新能力不断提升。2023年,在国产大丝束碳纤维、电子化学品、第三代半导体材料、碳纳米管导电浆料、高温合金等领域陆续攻克一批“卡脖子”技术难题。聚焦国家战略和产业需求、产业链安全,在电子级化学品、钙钛矿材料、特种封装容器、超导材料等新材料领域提前布局,加大研发。新增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1家、国家新材料区域测试评价中心1家;苏州实验室建设电子化学品测试评价平台,获工信部批复同意,已开展试运行;新增省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114家(其中国家级1家);3家化工中试基地建设进展顺利。

(四)企业竞争力不断增强。全省新材料集群累计培育全国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36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95家、超百亿企业50家。2023年,产业链链主、骨干企业实施一批重大项目,相关技术、重点新产品取得突破。

(五)绿色低碳转型加速。绿色制造体系建设加快,培育了一批绿色典型标杆。2023年,新材料产业创建国家级绿色工厂21家,占全省创建总数的21%,省级绿色工厂63家,占全省创建总数的15%。重点企业吨钢二氧化硫排放量、颗粒物排放量、氮氧化物排放量等指标好于全国水平。

二、加快培育发展前沿新材料的路径举措

(一)关于“出台前沿新材料专项规划”方面

出台《江苏省“十四五”科技创新规划》,将新材料产业作为加快关键核心技术突破,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要领域,结合我省发展需要,重点布局纳米新材料、先进碳材料、先进金属材料、第三代半导体材料等研发方向。研究编制新材料产业科技创新专项规划,以提升全链条创新能力为主线,加强前瞻布局、协同攻关、转化应用和系统集成,着力突破优势领域前沿技术,增强创新引领能力,不断优化我省新材料产业格局。

(二)关于“建设前沿新材料技术创新平台”方面

全面服务保障苏州实验室建设,协助苏州实验室入轨运行,围绕国家目标加快项目预研,集聚专业科研团队,启动材料科学综合研究设施预研建设,加快打造全球材料创新高地。获批国家第三代半导体技术创新中心、先进电子化学品检验测试评价平台,瞄准氮化镓、碳化硅、ppt有机溶剂等主攻方向,持续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布局建设了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特种合金、未来膜等省技术创新中心,以及常州石墨烯研究院、清陶新能源材料研究院等新型研发机构,形成“小核心、大协同”的创新网络体系,引领支撑前沿新材料产业发展。

(三)关于“培育前沿新材料领军企业”方面

出台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10条政策和支持民营企业参与重大科技创新12条措施,将派克新材料、中能硅业等35家具备较强创新实力和发展潜力企业纳入省创新型领军企业培育库,支持法尔胜、联瑞新材等领军企业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推动更多创新要素向领军企业集聚。“十四五”以来,围绕第三代半导体、高端光刻胶、高代次高温合金等前沿新材料研发,支持企业牵头承担关键核心技术研发项目70余项,不断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关键材料补短板、前沿材料抢先机、基础材料固优势。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认真吸收提案所提意见建议,聚焦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将前沿新材料纳入“十五五”科技创新规划重点方向,继续给予大力支持。一是强化前沿技术研发布局。实施科技创新引领未来产业发展“5个100”行动,研究编制未来产业“一图三清单”,引导省内科研单位加强新型电子材料、高端功能与智能材料、先进结构与复合材料、材料基因工程等前沿技术研发,加快超宽禁带半导体、二维材料、高熵合金等材料创新应用,抢占未来材料竞争制高点。二是强化创新平台体系建设。全力服务保障苏州实验室建设,协调推进原子极微制造、材料领域等实验设施纳入国家序列培育。推动第三代半导体、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等国家和省技术创新中心加快共性关键技术突破。布局建设一批概念验证中心、制造业创新中心,畅通前沿新材料科技转化链条,加速科技成果转化。三是强化创新型企业集群培育。支持领军企业牵头组建高水平创新联合体,整合高校院所和上下游资源,开展前沿新材料协同攻关。研究制定推进高新技术企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引导人才、资金、技术、平台、项目等各类创新资源向企业精准适配、高效集聚,量质并举壮大前沿新材料领域创新型企业集群。四是营造良好发展氛围。组织好中国国际纳米产业博览会、先进碳材料创新发展大会、绿色建材下乡等品牌活动,提升新材料集群综合竞争力。服务重大项目建设,积极支持前沿新材料项目列入年度全省重大工业项目清单,加快培育形成一批前沿新材料新增长点。

                 世界杯直播-世界杯决赛直播

                  2024年5月29日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