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696785044/2024-00043 主题分类:
发布机构: 世界杯直播-世界杯决赛直播 发文日期: 2024-06-03
标       题: 对省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第0849号提案的答复
发文字号: 苏工信提字﹝2024﹞12号 发布日期: 2024-10-23
主 题  词: 时       效:

对省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第0849号提案的答复

苏工信提字﹝2024﹞12号

潘镇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激发民营企业创新活力,加快江苏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民营企业是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增强发展新动能的重要力量。一直以来,我省高度重视支持民营企业创新发展,充分发挥科技创新的引领带动作用,大力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着力推动关键核心技术突破,推进各类科技创新资源向民营企业集聚,全力促进江苏省民营经济健康、高质量发展。

(一)强化顶层设计,促进民营企业创新发展。一是出台《关于支持民营企业参与重大科技创新的若干措施》《江苏省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提升行动实施方案》,明确支持民营企业创新的12条具体措施和10条实施方案,推动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科技创新税前扣除、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等普惠性政策“应享尽享”。二是大力实施专精特新企业培育三年行动计划,促进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省、市、县财政每年安排专项资金支持专精特新企业高质量发展。省级财政累计支持专精特新企业能力提升项目1844个项目、资金总额18.3亿元。三是深入实施制造业智改数转三年行动计划,省财政每年拿出12亿元专项资金,对数字化转型项目给予贷款贴息补助,为4.3万家规上工业企业开展免费诊断,累计实施改造项目约5万个。

(二)突出主体作用,加强重点研发载体建设。一是加快构建行业共性技术创新平台。制定出台《江苏省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工作指南(试行)》,规范建设流程,明确了“十四五”期间重点建设布局领域。2023年,全省新增1家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累计3家,跻身全国第一方阵,形成了“3家国家级、11家省级、23个培育领域”的制造业创新中心体系。其中,先进功能纤维、集成电路封装测试、高性能膜材料等三家国家级创新中心主体均为民营企业。二是着力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鼓励创新能力强、创新成效好的企业争创国家企业技术中心,新增8家,累计140家;引导具备自主创新能力和创新发展潜力的企业建设企业技术中心,新增省级企业技术中心726家,累计4368家,推动全省企业研发机构建设覆盖面不断拓宽。

(三)聚焦重点领域,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一是在集成电路、新材料、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等重点领域,2023年共支持民营企业承担关键技术研发项目和科技成果转化项目120余项,省拨经费超过8.5亿元。二是推进关键核心技术(装备)工程化攻关。围绕工业母机、高端芯片、生物医药等省重点产业链短板技术,遴选确定了59个关键核心技术(装备)工程化攻关项目,民营企业实施了53个。已完成的项目平均每个产生17项专利,攻关成效显著。三是加强创新型领军企业培育,遴选130家优质民营科技企业入库培育,支持思必驰、长光华芯、亨通光电等民营行业骨干企业联合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上下游企业,组建3家创新联合体,开展产业重大前沿(关键)技术攻关,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培育更多具有产业链控制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引擎”企业。

(四)注重成果转化,支持创新产品研发应用。一是引导企业积极推进技术创新。组织编制年度《江苏省重点技术创新项目导向计划》,摸排一批创新能力建设、重大技术装备预研项目,引导企业提升创新能力,加大创新投入,加快新技术新产品研发步伐。二是加强新技术新产品推广应用。组织编制《省重点推广应用的新技术新产品目录》,年度发布1234项新技术新产品,有效期内的省重点推广应用的新技术新产共3303项,八成左右为民营企业研发生产。三是探索推进创新产品首购首用。积极利用政府采购政策支持自主创新产品开拓市场,联合省财政厅遴选了一批自主创新产品。引导企业用好首台(套)装备、首批次新材料等保险补偿机制,探索首台(套)装备、首批次材料等首购首用支持举措。

今后工作中,我们将认真吸纳您的建议,坚持问题导向,强化精准施策,进一步完善支持民营科技企业创新发展的服务体系,研究采取更多更实更硬举措,鼓励民营科技企业在技术创新、研发投入、科研组织和成果转化中发挥主体作用,激活民营企业创新活力,加快江苏新质生产力发展。

一是营造有利于民营企业创新发展的良好生态。扎实开展“产业科技创新中心攻坚年”行动,支持民营企业探索科教产研相融合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全力打造新的增长极。围绕先进制造业集群和重点产业链,支持自主创新能力强、发展潜力大的企业建设企业技术中心,形成基础夯实、龙头引领、比学赶超、优势互补的创新队伍。建设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培育一批规模大、创新能力强、市场占有率高的企业标杆,形成龙头企业带动创新的示范效应。

二是支持民营科技企业依托科技创新提升核心竞争力。强化民营科技企业在技术创新决策、研发投入、科研组织、成果转化中的主体地位,鼓励民营企业加大基础研究投入,支持有能力有条件的民营科技企业承担国家和省级科技计划项目。充分发挥链主企业作用,聚焦国家战略需要和省“1650”产业体系薄弱环节,推进产业基础再造、重大技术装备攻关和省“1650”产业体系协同攻关工程,组织技术难题协同攻关,形成一批重大自主创新产品。

三是促进创新成果推广应用。面向市场需求,加强供需对接,加大创新成果推广应用力度,加快推动技术成果转化。加强新技术新产品新模式推广应用,每年重点推广应用一批新技术新产品,推动相关产品纳入政府自主创新产品目录,支持创新产品首购首用。

四是积极布局新产业新赛道培育新质生产力。重点依托民营科技企业,在量子科技、合成生物、先进计算、类脑智能、氢能及新型储能、基因编辑、元宇宙、空天等方向,部署一批前沿技术研发项目,培育一批引领未来的战略性产业,抢占未来产业发展新赛道和制高点,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和新优势。

世界杯直播-世界杯决赛直播

2024年6月3日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