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696785044/2023-00163 主题分类:
发布机构: 世界杯直播-世界杯决赛直播 发文日期: 2023-06-12
标       题: 对省十四届人大一次会议第1116号建议的答复
发文字号: 苏工信建字﹝2023﹞47号 发布日期: 2023-06-12
主 题  词: 时       效:


对省十四届人大一次会议第1116号建议的答复

苏工信建字﹝2023﹞47号

 

赵波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打造国际知名工业品牌为高质量发展提供高质量产品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我省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品牌发展的重大决策部署,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深入推进制造强省、质量强省建设,先后制定出台了《关于加快质量发展的意见》《江苏省质量提升行动实施方案》《关于打造“江苏精品”品牌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关于深化质量强省建设的实施意见》等政策文件,加快形成品牌建设政府推动、部门联动、企业主动、社会互动的良好氛围,推动江苏制造向江苏创造转变、江苏速度向江苏质量转变、江苏产品向江苏品牌转变。

一、主要工作举措和成效

(一)推动企业提升质量管理水平。大力开展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综合应用计量、标准、认证认可、检验检测、知识产权、质量管理等要素,为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技术支撑。深化企业首席质量官制度建设,推动落实质量管理工作,保证产品和服务质量安全,助力企业培育质量文化、提升质量意识。持续推进知名工业品牌企业加强全面质量管理,推广导入卓越绩效模式、六西格玛、精益生产等先进质量管理方法,指导品牌企业申请江苏省省长质量奖、全国质量奖和中国质量奖。引导企业系统性构建质量管理数字化能力,加快质量管理模式变革,遴选5项制造业质量管理数字化典型场景和解决方案报工信部。着力提高制造业产品可靠性水平,聚焦机械、电子、汽车等重点行业关键核心产品,向工信部推荐可靠性提升案例8项。

(二)积极开展质量管理活动。深入挖掘全面质量管理赋能制造业竞争优势提升的典型经验,适应数字化转型趋势,支持企业开展数字化质量管理方法研究,2022年遴选发布省级质量标杆34项并组织开展交流活动,获评国家质量标杆5项,数量全国领先。充分发挥省质量管理协会等社会组织作用,积极开展QC小组、信得过班组等群众性质量活动,积极组织开展“质量月”活动。举办第十届全国品牌故事大赛(南京赛区)比赛,进一步营造浓厚的社会氛围。

(三)推进企业自主品牌建设和推广。加大对企业质量创新的金融扶持力度,鼓励知名工业品牌企业通过质量荣誉、质量标准、质量认证进行融资增信,为企业创新发展和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金融动能、品牌力量。支持企业参与“江苏精品”认证,参加“中国品牌日”等活动,通过举办特色展会、宣传推介“江苏精品”等形式,提升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累计认证工业领域“江苏精品”327个。支持企业实施缺陷产品召回活动,主动消除产品质量安全风险,树立负责任的品牌形象。

(四)深化区域品牌互认合作。加快推进长三角品牌合作,推动品牌企业完善质量诚信体系,探索建立江苏精品、上海品牌、浙江制造等区域品牌互认和联合保护机制,扩大区域品牌知名度,提升消费者认可度,加大对品牌产品的跨省异地优先保护,切实维护国际知名工业品牌企业合法权益。

(五)强化标准和基础工作。深入贯彻落实《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引导社会团体制定高质量标准,推荐6个工信部2022年百项团体标准应用示范项目,1个项目获得长三角地方标准立项。推荐《智慧化工园区建设规范》等13项标准申报省地方标准项目。开展国家共性技术平台项目绩效评价,高标准做好产业技术基础公共服务平台能力建设项目年度检查工作,完成3个项目验收,推荐10家单位申报今年平台。

(六)加强资金政策支持。根据省政府《关于加强企业创新促进转型升级的实施意见》(苏政发〔2011〕117号)要求,对获得中国工业大奖的企业奖励300万元、全国质量奖的企业奖励200万元。目前我省累计获中国工业大奖28个,全国质量奖22个,累计奖励资金超过1亿元。

二、下一步工作重点

下一步,我省将引导企业立足创新、追求卓越,牢固树立品牌意识,实施壮企强企工程,制定出台支持领军企业提升综合竞争力的若干政策措施、推动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升领军企业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培育享誉全球的“江苏制造”名企名牌。

(一)培育领军企业群体。注重发挥新时代企业家在引领产业发展中的关键作用,瞄准国际一流,推进百企引航计划,针对龙头企业组织开展发展战略咨询诊断,一企一目标、一企一对策,通过产品创新、模式变革、兼并重组等,引导龙头企业提升经营能力和管理水平,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培育一批具备产业链整合力、生态主导力的领航企业。对标“隐形冠军”,推进千企升级计划,引导企业坚守专业精神、工匠精神,持续专注技术和工艺优化、产品质量和性能迭代升级,锻造“独门绝技”,形成一批具有产业链关键环节掌控力的单项冠军和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发挥大企业引领带动作用,促进产业链上下游、大中小企业协同合作、融通发展。

(二)提升江苏制造质量水平。推进制造业质量提升行动,实施全产业链质量管理,引导企业推进质量管理体系升级。组织开展质量比对、质量攻关、质量合格率提升等三大工程,全面推行首席质量官制度,充分利用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提升质量精准化控制和在线实时监测,提升数字化质量管理水平。建设一批国家和省级质检中心、产业计量测试中心、技术标准创新基地。制定实施制造业标准化工作方案,支持企业标准研制和升级迭代,鼓励制定实施高于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的企业标准、团体标准,完善产业链标准体系,培育一批标准领航产品。实施知识产权强企,培育一批高价值专利示范中心。支持制造业企业争创政府质量奖和国际知名质量奖项。

(三)塑造优质品牌形象。实施品牌发展战略,鼓励和支持企业重视以质量为基础的品牌建设,发挥工业设计的引领作用、质量标准的支撑作用、优秀文化的基础作用,在扩大对外开放、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中锤炼品牌,在重点先进制造业集群设立品牌培育指导站,打造更多的“江苏精品”“苏地优品”区域品牌,提升江苏制造区域品牌的影响力和美誉度。加强经典品牌创新,推进轻工、纺织等品牌与文化创意、时尚设计相融合,提升文化内涵和附加值,打造国货精品。聚焦健康、时尚、创意等创造新供给的领域,培育一批引领需求的新锐品牌。

(四)提升企业创新能力。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增强区域产业核心竞争力、服务国家和省重大战略任务及重点工程实施为目标,组织具有较强研究开发能力和综合实力的企业、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等企事业单位组建设立各类高能级创新平台。省级每年部署实施一批重大技术装备攻关项目和产业基础再造项目,鼓励企业为主体组建创新联合体参与攻关, 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力争形成一批有国际影响力的重大装备产品。

(五)着力营造推动国产替代的良好氛围。充分发挥国家重大工程和国有企业的示范引领作用、财政资金和政府采购的引导作用,加快我省首台(套)重大装备、首版次软件、首批次材料等重大自主创新产品推广应用,省级每年推广应用自主创新产品500项以上。落实好所有企业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比例由75%提高至100%、集成电路重大项目采购设备增值税期末留抵退税、集成电路企业增值税进项税额加计抵减等政策措施,探索建立使用创新产品的决策免责机制,为创新营造良好市场环境。

 

世界杯直播-世界杯决赛直播      

2023年6月12日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