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标 题: 对十四届人大一次会议第1171号建议的答复 | |||
|
|||
|
对十四届人大一次会议第1171号建议的答复
苏工信建字﹝2023﹞56号
王松岩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提升江苏省船舶行业联合创新能力的建议”收悉,我厅会同省科技厅、人行南京分行进行了认真研究,现答复如下。
一、制定产业政策措施。2022年,江苏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了由我厅牵头起草的《关于进一步提升全省船舶与海工装备产业竞争力的若干政策措施》,持续推动我省船舶海工产业高质量发展,不断提升科技创新能力。一是布局重大科技创新平台。支持南通、泰州、连云港等地加快建设省船舶工业海洋油气装备创新中心、省船舶工业智能制造创新中心、省船舶工业软件创新中心等重大创新平台,支持南通、镇江、泰州、扬州等地建设船舶与海洋工程设计制造研究院、省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技术创新中心、船舶产业研究院、船舶电子研究所等创新平台,支持有条件的地区与省内外高校、大型科研院所共建涉海领域新型研发机构和融合创新公共服务平台。二是加快推动行业“智改数转”。推进试点示范,加快推进关键工艺技术升级,鼓励利用信息化、智能化技术提升除锈、喷涂、焊接等工艺技术效能。发布船舶海工行业“智改数转”实施指南,推动建成一批型材加工、板材加工、分段喷砂除锈、分段涂装以及VOC处理等智能制造单元,打造一批中间产品智能生产线和船舶海工智能制造示范车间。
二、推动船舶制造业工业软件发展。一是立项支持建设船舶智能制造方向信创先导区。在2022年度江苏省工业和信息产业转型升级专项资金项目中立项支持镇江京口区大禹山创意新社区管委会建设江苏省信息技术应用创新先导区(船舶智能制造、智能农机装备),共安排项目资金3000万元。二是持续开展丰富多样的供需对接活动。深入推进领军企业软实力提升行动、软件产业人才“育鹰计划”等,先后多次聚焦船舶工业软件自主创新等主题,组织开展船舶制造企业、软件研发企业对接交流,全面推进融合创新发展。三是梳理形成船舶行业工业软件产业链薄弱环节问题清单。按照工信部统一部署,集中开展船舶行业工业软件产业链薄弱环节问题梳理工作,形成问题清单报送工信部。四是积极推动建立船舶工业软件创新中心。积极推动省内船舶制造业龙头企业牵头,联合相关研究院所、软件企业共同建立船舶工业软件创新中心,开展船舶工业软件联合攻关和产品应用推广工作。
三、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支持骨干船舶海工企业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加大新产品研发和船型储备,积极向绿色化、智能化转变,向高技术、高附加值转变,近三年来,从全省征集高技术船舶与海工装备关键核心技术(装备)攻关方向近100余项,对11个关键核心技术(装备)项目进行攻关。围绕加快发展高技术船舶和海洋工程装备,近5年来累计实施省级科技计划项目50多项,安排经费约2.23亿元,通过强化前沿技术研究、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重大科技成果转化全链条部署,促进产业自主可控和高端攀升。在基础研究方面,部署了大功率推进器、极地船舶冰载荷、深水目标编码等一批前沿技术基础研究项目;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方面,组织开展了船舶发动机、智能喷涂机器人、船舶直流组网等一批重点研发项目;在科技成果转化方面,促进了多点系泊协同控制技术、数字化设计制造等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大科技成果转化,打造了超大型远洋船舶与装备(LNG、OBO组合船、FPSO)、海上风电作业平台、智能导航系统等一批重大战略产品。世界最大2.4万箱级超大型集装箱船、国际首台油散化(OBO)组合兼装船等12项重大产品填补空白;深海定位用海工缆、长期系泊水下关键连接装备等10项重大成果应用于国家重点工程。
四、加强产学研协同创新。发挥江苏高校学科和专业优势,促进骨干企业与高校对接合作,加强联合创新,共同承担省级科技计划项目。按照“国家战略部署、江苏最具优势、合作基础稳固、攻关任务明确”的原则,组织开展创新联合体建设试点,依托创新型领军企业牵头组建体系化、任务型创新联合体,聚力攻克制约产业发展的共性技术问题。苏州同元软控联合苏州大学、中船重工奥蓝托(无锡)、江苏汇博机器人等工业软件研发单位组建的“省数字化设计仿真工业软件创新联合体”试点项目获批建设,聚焦数字化工程的设计、仿真、验证、分析、优化等共性计算仿真技术卡脖子问题,重点研发信息物理融合系统建模仿真平台,推动我国航天、航空、船舶等装备制造业数字化发展。
下一步,我厅将贯彻落实有关规划部署,推进船舶全产业链创新能力提升,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一是积极推进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建设。抓住南通市、泰州市、扬州市海工装备和高技术船舶集群为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的机遇,落实国家对“通泰扬”地区世界级船舶海工先进制造业综合性产业集群建设的规划部署,提升LNG运输船、豪华邮轮、海洋平台等高技术船舶和海工装备先进制造能力,建立现代化总装造船模式,促进集群绿色高质量发展。二是加快推进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积极抓住“数字工信”的建设机遇,按照《江苏省船舶行业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实施指南(第二版)》的部署,大力推进船舶行业智能制造优秀场景、智能车间、智能工厂的评选认定,积极推广船舶行业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的典型示范案例。加快构建绿色智能、均衡高效的造船生产模式,积极支持一批智改数转重大项目加快落地实施。三是培育一批领军服务机构。发挥全省船舶与海工装备制造企业管理基础好、规模实力强、保障措施足、政产学研用结合密切的优势,培育深耕行业的优质本土领军服务机构3-5家。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形式,引导领军服务机构围绕船舶企业需求开展服务活动。
衷心感谢您对船舶行业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世界杯直播-世界杯决赛直播
2023年6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