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标 题: 对省政协十二届五次会议第0593号提案的答复 | |||
|
|||
|
对省政协十二届五次会议第0593号提案的答复
苏工信提字﹝2022﹞21号
唐玉国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加快建设自主可控的医疗器械产业体系的建议”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医疗器械产业发展事关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福祉,事关健康江苏和制造强省战略的实施。江苏是医疗器械大省,新型医疗器械产业链已被列为全省重点发展的优势产业链。目前,全省拥有医疗器械企业超过3500家,涵盖从原材料、核心零部件、设备整机、配套试剂的全产业链布局,在眼科手术器械、一次性医疗用品、骨科内植物、心电图机、B超设备等领域具有传统优势,涌现出鱼跃医疗等一批行业拔尖、竞争力强的骨干企业,研发外包、生产制造、检测认证、临床试验、销售推广等配套服务体系日益完善。
近年来,我厅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积极会同省科技厅、省卫健委等部门,加强政策规划引导支持,积极推进产业链强链补链,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加快培育专精特新企业,努力推动新型医疗器械产业高质量发展。
一是加强政策规划引导和支持。在全省“十四五”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规划中突出对医疗器械产业发展的规划引导,将新型医疗器械产业集群作为独立的一个产业集群加以重点发展。省政府印发《关于促进全省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明确对创新医疗器械的支持。制定出台《江苏省“十四五”医药产业发展规划》,进一步明确医疗器械的重点支持领域和保障措施。
二是推进产业链强链补链。落实《江苏省“产业强链”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积极推进新型医疗器械产业链强链补链。组建产业链工作专班,组织摸排全省医疗器械企业情况,梳理生产企业名单、注册医疗器械产品品种等情况,排出一批亟需攻克的“卡脖子”技术、产品清单,会同各相关部门,积极推进产业链强链补链工作。
三是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鼓励医疗器械企业开展对技术熟化、中试验证、批量生产等工程化阶段技术瓶颈持续创新攻关,支持“应用各种实体肿瘤的大功率聚焦超声治疗设备”、“多模式引导的智慧放射治疗机直线加速器”等关键核心技术(装备)攻关项目。依托省重点研发计划(社会发展)立项支持“体外心肺支持辅助系统(ECMO)的研制、临床试验及医学注册”等项目。组织开展工信部人工智能医疗器械创新揭榜任务申报推荐工作,遴选推荐了40个项目参与揭榜。
四是推进专精特新企业培育。积极推荐南京金斯瑞生物科技、南京康友医疗科技、江苏力博医药生物、江苏风和医疗器械、苏州艾隆科技、扬州美德莱医疗用品等一批企业申报并获评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或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组织开展省级专精特新企业(产品)认定工作,在新型医疗器械领域培育一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促进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
下一步,我厅将积极吸收您提出的“加强医疗器械产业创新体系化布局、加强医疗器械产业创新集群建设、加强医工结合研产结合”等建议,结合自身职能,会同有关部门,加快推动新型医疗器械产业链高质量发展。
一是进一步推进产业链强链补链。立足我省医疗器械产业链规模优势、配套优势,深入实施产业强链行动,做强新型医疗器械产业链关键环节,布局一批支撑产业升级的自主知识产权,打造一批符合未来产业变革趋势的医疗器械产品,提升产业链供应链抗风险能力。
二是进一步加强关键技术协同攻关。围绕重点领域,全力支持医疗器械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医疗机构等组成联合体,合力对“卡脖子”技术进行攻关突破,在首台(套)重大装备认定和推广应用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切实提升新型医疗器械产业链的自主可控水平。
三是进一步深化产业集群培育。大力发展超声成像、离子束放射治疗等高性能诊疗设备,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等体外诊断设备,康复等医用机器人,无机材料3D打印及可降解的高分子材料等高端植介入医用耗材,呼吸麻醉急救及体外心肺支持辅助等生命支持设备,培育综合实力国内领先的新型医疗器械产业集群。
四是进一步推进医疗器械智能化发展。积极推动人工智能、大数据、5G等技术与医疗器械产业相结合,支持可穿戴式健康评测设备研发和产业化,大力发展远程医疗、移动医疗、互联网医疗等新模式新业态,推动建设5G智慧医疗平台和大数据中心。
世界杯直播-世界杯决赛直播
2022年6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