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标 题: 对省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第0124号提案的答复 | |||
|
|||
|
对省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第0124号提案的答复
苏工信提字﹝2021﹞106号
九三学社江苏省委:
贵委提出的关于加强工业软件技术开发夯实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建议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软件是信息技术之魂、网络安全之盾、经济转型之擎、数字社会之基。工业软件作为软件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智能制造高质量发展的核心要素,是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的重要支撑,是推进工业化进程的重要手段。推动工业软件高质量发展,是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培育竞争新优势、抢占新工业革命制高点的必然选择。
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省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努力克服新冠疫情影响,着力突破关键技术,积极开展供需对接,不断优化发展环境,持续提升自主可控工业软件产品供给能力,聚焦重点补齐短板、突出优势锻造长板,努力提升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水平,2020年,全省软件产业规模首次突破万亿,达到1.08万亿元,其中工业软件产业链相关收入2217亿元,同比增长12.2%,高出行业平均增速1.6个百分点。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打造高质量发展政策规划高地
一是于2020年12月出台了《江苏省推进工业软件自主创新发展实施计划(2020-2024年)》,明确工业软件核心技术攻关、业务收入增长、创新载体建设等方面目标,提出自主创新力提升、军民融合资源共享、工业软件应用示范、产业生态健全等4大行动,进一步促进工业软件产业链集聚、规模扩张、结构优化、综合竞争力提升。二是在《江苏省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发展规划(2021-2025年)》中将工业软件列在5大发展重点的首位,以专栏形式提出“工业软件自主创新工程”,在主要任务中明确围绕工业软件产业链强化核心技术能力、培育骨干企业、集聚产业人才,为“十四五”时期工业软件产业链自主可控、高质量发展夯实政策基础。
(二)健全工业软件产业链
按照省领导挂钩联系优势产业链工作统一部署,我厅积极实施工业软件产业链强链补链拓链系列工作。一是制订《工业软件产业链专班工作方案》,建立工业软件产业链协同工作机制,组建专家咨询委员会,优化各地各部门工作沟通机制,协调推进全省工业软件产业链高质量发展。二是开展工业软件产业链研究。自2020年12月开始,组织专班支撑机构和智库单位走访重点骨干工业软件企业,发放调研问卷近1000份,全面梳理江苏省优势工业软件产品、短板弱项和具备突破能力的关键环节,形成产业链条、重点企业、重点产品、重大项目、区域分布以及技术短长板“五图六清单”,加强针对工业软件产业链发展的统筹谋划、协调、指导和服务。三是实施“领军企业软实力提升行动”。重点面向省先进制造业集群领军企业需求,支持开展工业软件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持续丰富工业软件供给清单,开展线上线下供需对接,实现优质工业软件分行业精准推送,通过软件赋能、赋值、赋智提升领军企业竞争力。今年5月在镇江市召开农用机械企业和工业软件企业面对面的交流对接会,并于今年7月苏州市召开“首届工控中国大会暨工业软件产业链供需对接会”。
(三)多层次强化人才引培
一是持续开展“江苏软件奖学金”、“爱英之旅”校园招聘等人才引进公益服务,实施“育鹰计划”培育产业领军人才。省政府联合工信部、教育部连续举办9届“中国软件杯”大学生软件设计大赛, 累计吸引千余所院校、3万余支队伍、超过12万名大学生参赛,赛题紧紧围绕骨干软件企业的实际技术需求,帮助企业解决共性技术难题100余项。二是推动校企共建“江苏信创实验室”。支持省内骨干工业软件企业联合产业生态企业和省内高校共建信息技术应用创新实验室,以信创实验室为载体开展协同创新攻关、解决卡脖子问题,同时开设工业软件特色课程,建立人才标准体系、加快产业人才培养,解决人才缺口问题。三是推动特色化示范性软件学院建设,创新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积极培育紧缺型、复合型产业技术人才,促进学研对接、学用对接,提升软件人才供给。
在下一步工作中,我们将深入践行习近平总书记赋予江苏“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的光荣使命,围绕“十四五”规划目标和制造强省、网络强省、智慧江苏、数字化建设的总要求,主要做好以下工作:
(一)加快培育工业软件骨干企业
实施百亿软件企业雁阵培育工程,制定骨干企业分类分策培育方案,建设国家重点、省规划布局内重点软件企业和专精特新软件企业培育库。在软件政企通公共服务平台开通“政策服务计算器”,以及金融、人才、市场、技术四大服务超市,根据企业库分类分级标签提供精准政策扶持和第三方服务,加快打造有延链、补链、强链能力的骨干工业软件企业。
(二)实施工业软件自主创新工程
持续开展工业软件类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聚焦工业研发设计、生产控制、经营管理等关键核心技术环节进行强链补链,力争在工业支撑软件、管理控制软件、嵌入式软件、新型工业软件等领域重点突破一批核心技术和产品,保障工业软件产业链供应链安全。强化省软信标委工业软件标准组力量,支持省内工业企业联合工业软件企业参与标准研制与贯标推广。
(三)促进供需精准对接
进一步落实“领军企业软实力提升行动”,重点面向我省先进制造业集群,丰富我省工业软件供给产品清单,定期开展线上线下供需对接。先期从农业机械、医疗器械等装备产业链开始试点供需对接,后期重点面向各集群龙头企业,精细筛选和组织优质工业软件企业上门服务,助力集群领军企业通过软件赋能、赋值和赋智提升核心竞争力。做好苏州、南京两场全国性的工业软件产业链供需对接活动。
(四)强化应用示范引领
开展年度工业软件应用优秀案例和解决方案评选,制定江苏省首版次工业软件应用推广指导目录,结合工业软件产业链“五图六清单”,加大工业软件优秀产品、优秀解决方案的宣传推广力度。面向智能单元、智能车间、智能工厂等典型智能制造应用场景,积极引导工业企业提升自主创新工业软件的使用率,在省内先进制造业集群推广应用省内首版次工业软件产品,加强优质工业软件在制造业各门类中的应用示范作用。
(五)深化产业链载体建设
深化南京软件名城、苏州工业软件特色名城和省级工业软件特色名园建设,推动工业软件产业链集聚。支持建设工业软件企业技术中心、创新中心、工业软件协同攻关基地等创新载体。结合省内各地发展基础,建设培育工业软件方向的信息技术应用创新先导区。整合政、产、学、研、用、金多方资源,增强先导区企业联合攻关能力、应用验证能力和展示推广能力,在工业软件领域产出一批试点示范应用成果,进一步服务全国市场。
世界杯直播-世界杯决赛直播
2021年8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