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696785044/2020-00190 主题分类:
发布机构: 世界杯直播-世界杯决赛直播 发文日期: 2020-06-19
标       题: 对省政协十二届三次会议第0185号提案的答复
发文字号: 苏工信提字﹝2020﹞16号 发布日期: 2020-06-19
主 题  词: 时       效:

 

对省政协十二届三次会议第0185号提案的答复

苏工信提字﹝2020﹞16号 


魏然等5位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进一步完善民营企业创新平台建设的建议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民营经济发展,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积极采取有效举措落实党中央、国务院促进民营企业发展各项决策部署,激发民营企业活力和创新动力,提升民营企业核心竞争力,推动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

一是着力提升创新能力。支持民营企业建设制造业创新中心,集中力量解决行业共性技术问题。江苏盛虹集团先进功能纤维中心成为全国第一个由民营企业牵头、在传统行业布局的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建立重大技术攻关部门联动机制,调整制定175项关键技术(产品)攻关清单,参与首批攻关工程的82家企业中79家为民营企业。实施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培育计划,累计培育省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973家,其中民营企业866家,占89%。

二是建立健全研发体系。深入实施企业研发机构建设“百千万”行动计划,推进民营大中型工业企业研发机构全覆盖。启动企业研发机构高质量提升计划,截至2019年底,全省共建有企业重点实验室(院士企业研究院)82家、省级以上企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679家,其中50%的国家级研发机构、77%的省级重点企业研发机构和75%的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在民营企业。全省累计建有省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2439家,其中民营企业占75%以上。

三是积极构建大型仪器设备共享平台。整合各类资源,采取“网络+节点”模式建设江苏省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共享服务平台,平台入网单位640家,入网大型仪器共8100台套,原值107亿元。支持江苏师范大学等3家高校试点建设江苏省大型科学仪器开放实验室,在不改变所有权前提下,授权第三方专业服务机构对仪器设备进行市场化运营,推动试点单位仪器管理集约化率和利用率均达到80%以上。落实中小企业用户补贴政策,对企业开展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的研究开发发生的试验检测费用予以支持。

四是着力推动产学研协同创新。支持民营企业与知名高校院所开展联合研发,目前全省已实现与“985”高校合作的全覆盖。搭建江苏省产学研合作智能服务平台,累计发布科技成果10800多项,成功对接近5000项次。持续推进“校企联盟”行动,鼓励省内外高校院所与企业开展技术研发、成果转化等合作,全省“校企联盟”超1.3万个。打造省技术产权交易市场线上平台,鼓励高校院所、中介机构等在线开店,推进技术交易线上全流程对接。目前,线上平台共开设网店600余家,企业注册用户4万余家,实现智能撮合3.6万余次。构建省市县三级技术市场体系,年均挖掘企业需求约4500条,服务企业约5.5万家次,组织各类活动约850场次。推动省产业技术研究院与细分行业龙头民营企业共同打造联合创新中心,实现产业需求与技术研发的精准对接。

五是着力强化人才支撑。以服务民营企业为重点,持续开展“科技副总”选派工作,已从全国171家高校院所选聘1002名专教授到我省企业兼任技术副总或副总工程师,推动建设博士后工作站 449家。全省专业技术人才总量和高技术人才总量分别达到825万人和414.8万人,均居全国第一。开通江苏人才金融线上综合服务平台,为人才企业提供低成本、高效率、纯信用的贷款融资服务。

在今后工作中,我们将认真吸纳你们提出的建议,聚焦民营企业创新发展需求,坚持问题导向,强化精准施策,不断完善产学研合作机制,提升技术成果转化效率,加大企业高端人培养扶持力度,进一步营造民营企业创新发展的良好环境。

一是进一步推进企业研发机构建设。大力实施企业研发机构高质量提升计划,依托行业龙头企业,新建企业重点实验室5家左右、新建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00家左右,力争获批国家级企业研发机构2-3家。新增200家左右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支持省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实施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工程,在高温合金、现代中药、工业软件、大数据等领域布局一批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推动先进封装与系统集成省制造业创新中心升级国家级中心。

二是进一步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充分发挥研究机构、行业协会、重点企业作用,开展产业链技术评估,摸清产业链关键环节,做好技术攻关布局;围绕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以及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传统产业高端化、环保节能和资源循环利用、质量提升等方向,引导民营企业共同参与攻克一批通用芯片和专用芯片、基础软件和工业软件、自动控制系统及关键器件、基础件及核心材料技术,支持开发一批数字技术融合创新应用产品、大型成套专用装备等产品,努力实现国产可替代,实现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

三是进一步推动产学研协同创新。继续开展科技副总选派、校企联盟与博士后工作站建设等工作。深化与中科院、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单位的合作,鼓励民营企业与高校院所通过共建研发机构、开展联合研发等方式,推动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与产业技术创新融合。支持民营企业与高校院所搭建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完善省技术产权交易市场线上平台功能,以需求为导向,加大线上平台智能化服务推送,为民营企业提供更加精准的智能撮合服务。

四是进一步营造良好发展环境。尽快出台《江苏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在用地指标、税费优惠等方面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支持民营企业培养领军型人才,落实民营企业顶尖人才顶级支持政策,对顶尖人才或团队实行“一事一议”,全力提供经费支持。向全省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军企业授予高级职称评审权,激发专业技术人才创新活力。完善“苏科贷”、“人才贷”备选企业库,加大相关政银产品宣传推介力度,支持人才企业、民营中小微企业应用供应链金融工具,拓宽融资渠道,降低融资成本。

                                             

                                世界杯直播-世界杯决赛直播

                                2020年6月19日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