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696785044/2020-00179 主题分类:
发布机构: 世界杯直播-世界杯决赛直播 发文日期: 2020-06-11
标       题: 对省政协十二届三次会议第0048号提案的答复
发文字号: 苏工信提字﹝2020﹞66号 发布日期: 2020-06-11
主 题  词: 时       效:

 

 

对省政协十二届三次会议第0048号提案的答复

 

苏工信提字﹝2020﹞66号


九三学社江苏省委:

贵单位提出的《关于打造高水平工业互联网助推我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建议》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首先,感谢贵单位对我省工业和信息化工作的关注,谢谢贵单位为我们的工作提出了很好的建议!

正如贵单位在建议中提到的,自2017年以来,江苏主动顺应“互联网+”发展趋势,先后出台《江苏省企业互联网化提升计划》等系列文件,大力推进“互联网+先进制造业”发展,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近年来,我们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深化“互联网+先进制造业”发展工业互联网的指导意见》(国发〔2017〕50号)文件精神,聚焦工作重心,抢抓发展机遇,系统化推进工业互联网建设和应用工作。一是突出平台建设,赋能制造企业高质量发展。深入实施“一市一重点,一行业一重点”工业互联网平台体系培育计划,目前已培育认定42家省级重点工业互联网平台,42家平台接入企业14.3万家、接入设备近600万台。徐工信息汉云工业互联网平台入选全国十大双跨平台,紫光云引擎工业互联网平台入选国家4个区域工业互联网平台之一,6个平台入选部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工程项目;徐工信息汉云、苏州紫光UNIPower被认定为“工业互联网平台功能性能评测”五星级平台(全国共3家),雪浪云、擎天绿色低碳、朗坤苏畅、朗新瀚云等4家被认定为“工业互联网平台功能性能评测”四星级平台(全国共5家)。建成国内首个工业APP第三方应用商店“工业APP汇聚平台”,在2019年7月举办的第十五届中国(南京)软件产品和信息服务交易博览会期间正式发布上线运行。二是推动企业上云,推广工业互联网应用。推动开展工业互联网区县行活动,制定重点企业清单、企业工业互联网建设需求清单、工业互联网产品和服务清单等“三张清单”,已在全省举办超过50场宣贯推广对接活动,有超100家优秀云服务商、超5000家制造业企业参加,直接参与人数超7500人。大力推进“企业上云”三年行动计划,进一步降低企业信息化建设成本,围绕业务上云、数据上云和设备上云、基于数据+模型的创新应用,发布《江苏省星级上云企业评定工作指南(2019年版)》,强化星级上云企业建设,促进企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升级,进一步推进工业互联网平台推广应用。累计上云企业超过25万家,2018-2019年新增星级上云企业2940家,其中121家五星级、620家四星级、2199家三星级上云企业。三是构建发展生态,不断优化发展环境。从工业互联网发展关键要素出发,制定遴选方案和标准,率先建立省工业互联网服务资源池,入池单位包括工业互联网网络服务商、数据采集服务商、平台服务商、解决方案服务商、工控安全服务商、配套服务商等六大类共309家单位。组建省工业互联网发展联盟,吸纳320余家企业和单位加入省工业互联网发展联盟,并推动有条件设区市成立分联盟。举办第四届江苏智造创新大赛,打造良性互动平台,汇聚各方要素资源,努力办出大赛实效;支持常州举办2019世界工业和能源互联网博览会,开展世界工业和能源互联网主峰会、工业和能源互联网应用与产品展览展示、五个分论坛、工业app大赛等一系列活动;承办2019年产业互联与数字经济大会暨第二届工业互联网平台创新发展大会,积极组织工业企业、平台、解决方案提供商、产业集群等主体参与共性需求对接研讨会、应用及产业供需对接大会、产融对接座谈会等专场活动,促进工业互联网应用向纵深拓展。在工信部指导组织下,联合长三角工信部门推进长三角工业互联网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建设,编制实施示范区建设规划和重点合作任务。参与组织工业互联网高端论坛暨第二届长三角工业互联网峰会,通过论坛活动,开展长三角地区工业互联网工作的交流合作,着力整合长三角工业互联网的优质资源,落实长三角工业互联网合作年度任务。四是强化要素保障,增强企业两化融合发展能力。整合省内高校、重点企业、社会培训机构的资源,探索设立江苏两化融合人才培训学院,大力开展工业互联网“311”人才培训工程。联合省委组织部、省人才办,在北京、青岛、深圳等地组织了6期省科技企业家工业互联网专题培训,省科技企业家、重点企业主要负责人以及部分科技镇长团团长等近500名学员参加了专题培训。积极推进南京擎天科技与中国信通院共建工业互联网国家重点实验室,推进中国信通院江苏公司建设涵盖应用示范、技术创新、资源协同、产业服务的多功能展示体验中心。推动和支持徐工信息建设制造业创新中心,以产业联盟方式推进标识解析、数据采集分析、工业微服务等工业互联网关键共性技术研发和产业化。重点支持苏州紫光云引擎联合中国信通院、江苏亨通信息安全等公司共同开展工业互联网平台关键技术攻关和产业化。

虽然前期我省工业互联网发展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正如贵单位建议里所提到的,我省工业互联网云平台的运营效果不佳、对制造业企业的支撑功能偏低、工业互联网发展的生态体系不健全以及工业互联网复合型人才缺口较明显。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充分借鉴您的建议,立足制造强省、网络强省建设要求,补短板、强弱项,深化推进全省工业互联网建设发展。

(一)加快平台体系建设

一是完善工业互联网平台体系。深入实施“一市一重点、一行业一重点”工业互联网平台体系培育计划,补齐13个产业集群平台,面向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需求,围绕跨行业跨领域、行业级、企业级、培育类等四类工业互联网平台开展省级平台培育工作。重点支持徐工汉云工业互联网平台、紫光云引擎工业互联网平台等一批重点平台规模化推广,突出重点行业和产业集聚区落地应用,支持开展国际交流合作,深化拓展国际市场。推动省内平台之间、平台与解决方案服务商、平台与投融资服务机构、平台与技术人才创新机构开展全方位合作,形成共创共赢发展格局,进一步完善工业互联网平台体系。二是提升平台能力。加强与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华为、阿里等知名机构开展合作,为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提供咨询诊断、技术支持、测试验证等服务,提升平台技术能力、产品服务、商业模式、经济效益等各方面能力,扩大平台影响力,促进平台与多方合作,形成共创共赢发展格局。三是完善工业APP汇聚平台功能。加大宣传推广力度,促进供需对接,提升上传工业APP的数量质量,完善统计监测、应用推广等功能,加强工业APP分类分级评估和培育监测分析。

(二)深化推进企业上云

一是持续推动开展工业互联网区县行活动。围绕工业互联网建设和应用,从前沿发展方向解析、政策措施解读、优质云产品宣介、标杆企业经验分享等四部分展开,依据“三张清单”协调优质云服务商、工业互联网专家等资源,促进精准对接,提高推广应用效率,保障各地市区县行活动的高效实施。二是大力开展星级上云评定。大力推进“企业上云”三年行动计划,进一步降低企业信息化建设成本,鼓励有条件的企业争创星级上云企业,面向智能车间、智能工厂培育工业互联网工厂,打造标杆。围绕业务上云、数据上云和设备上云、基于数据+模型的创新应用,发布《江苏省星级上云企业评定工作指南(2020年版)》,强化星级上云企业建设,促进企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升级,进一步推进工业互联网平台推广应用。三是编制典型案例集。加快培育服务商队伍,提升服务能力,树立一批上云典型示范案例,并加快典型案例推广,强化大企业先行先试的示范带头作用,引领更多企业上云、上平台、用平台,切实推广工业互联网应用。

(三)强化政策措施引导

一是举办工业互联网系列活动。联合工信部直属机构、地方政府等单位举办与工业互联网有关的论坛、大会和展览等。继续组织好新一届“江苏智造”创新大赛,聚焦制造业关键业务环节提升,注重需求侧和供给侧联合推进,打造良性互动平台,汇聚各方要素资源,努力办出大赛实效。继续支持举办工业APP软件测试大赛、工业APP开放应用创新大赛、工业APP应用推广研讨会等活动,营造社会各界共同关注工业APP、促进工业APP研发应用的良好氛围。二是强化资金支持的导向性。聚焦重点工作任务,完善资金支持政策,把企业两化融合的发展方向引导到工业互联网平台、标杆工厂、星级上云企业、基地和示范区、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新模式新业态、服务支撑体系建设等重点方向上来。指导重点企业积极申报工信部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工程、制造业“双创”平台、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试点示范项目。三是大力培育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工程项目。加强省市县(区)联动,组织龙头、骨干企业,围绕国家、省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工程、产业转型升级专项资金重点支持方向,摸排和培育重点项目,打造工业互联网应用标杆和示范。

(四)建设工业互联网人才队伍

一是加快实施全省工业互联网高层次人才培养计划。联合省委组织部,继续组织4期科技企业家工业互联网专题培训班,培训300名左右我省科技企业家,丰富培训内容和形式,提高培训实效,为全省科技企业家搭建发展新理念学习平台、产业新技术交流平台、商业新模式合作平台。联合省内高校,企业科研单位等,建立工业互联网人才实训基地,结合“江苏软件奖学金”、“爱英之旅”全国校园招聘、“群鹰汇”企业家沙龙、人才公益培训等品牌活动,加大工业互联网、工业APP相关人才引进及培育力度。二是加强人才引进和使用。鼓励和支持工业互联网创新型产业集群企业组团参加“中国江苏人才创新创业大赛”、省内外“校园招聘会”等系列招才揽智活动;根据工业互联网企业发展和产业集群发展实际需求,适时组织开展行业性专场引才引智和招聘活动。归集全省各级各类人才资源数据,构建统一、互联、高效、安全的人才大数据,并实现数据的安全共享,为工业互联网创新型企业及产业集群人才引进和培育提供政策、信息指引和在线服务。三是完善人才评价体系和人才激励机制。坚持深化改革、多元评价、科学公正、以用为本的基本原则,健全完善人才评价体系。支持企业建立培养、评价、留人、用人相结合的制度体系。推行股权、期权等中长期激励办法,重点向工业互联网创新创业人才倾斜。推进“互联网+制造业”产业领域民营企业优秀青年人才直接申报中级职称,将特别优秀人才纳入江苏省高层次和急需紧缺人才高级职称考核认定申报范围。加大“互联网+制造业”产业领域企业申请设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支持力度,对以“互联网+制造业”为主导发展产业的园区,在申报江苏省留学回国人员创新创业园及江苏省留学回国人员创新创业示范基地等予以倾斜,进一步发挥载体引才聚才优势。



                            世界杯直播-世界杯决赛直播
                              2020年6月11日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