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标 题: 对省十三届人大二次会议第4075号建议的答复 | |||
|
|||
|
对省十三届人大二次会议第4075号建议的答复
苏工信建字〔2019〕5号
翟峰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建立中小企业检测试验云服务平台”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中小企业是推动我省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截至2018年底,全省中小企业已达319万家,其中规模以上中小工业企业达4.5万家,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数的97.5%。面广量大的中小企业受资金、人才等要素所限,很难自主建设功能完善的检验检测实验室,制约了企业创新能力的提升。近年来,为破解中小企业创新资源不足的难题,全省中小企业系统坚持把技术服务平台建设作为推动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重要抓手,支持平台拓展线上服务功能,提升云服务能力。
一是推动全省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网络建设。按照面向产业、服务企业、利益共享的原则,2012年起,在省财政厅的支持下,开发建设全省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网络。2015年基本建成了1+60的平台网络服务体系(即1个省枢纽平台+31个市县综合窗口平台+29家产业集群区窗口平台),实现了省市县三级服务机构的互联互通。截至目前,全省平台网络累计注册企业38923家,汇聚服务机构2086家,发布服务项目4592个,开展服务活动3025场。
二是推动中小企业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建设。与省科技厅共同印发《江苏省中小企业技术服务示范平台评审推荐办法》,依托省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和产业集聚示范区,围绕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生物医药、节能环保等优势产业和新兴产业领域,推动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建设,为中小企业提供检验检测、研发设计、新技术新产品推广、知识产权、信息化等服务。省级示范平台须具备线上线下融合服务的能力。截至目前,省市县已累计培育技术服务平台600多家,其中省级中小企业公共技术服务示范平台124家,年服务中小企业30万项(次)以上,累计受益企业超过20万家。
三是推进高校中小企业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建设。与省教育厅签定《推进高校中小企业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建设合作备忘录》,充分利用高校现有的科教资源和基础条件,搭建为中小企业提供研发设计、检验检测、仪器设备共享等服务的公共技术平台。先后在东南大学、南京理工大学等24所省内高校建设中小企业公共技术服务平台25家。依托省中小企业技术服务协会,发布高校平台服务清单,打造中小企业技术需求网上对接平台,及时将线上收集到的需求推送至相关高校。组织开展“高校进企业、企业进高校”活动。先后组织500多家中小企业负责人走进东大、南航、南理工等高校,参观高校平台实验室,听取最新科研成果介绍,推动校企双方围绕共建研发机构、合作开发项目、解决共性技术难题、仪器设备共享等开展产学研合作,达成合作意向300多项。
四是推动“e企云”平台提升服务能力。为落实省政府与中国电信集团战略合作协议,促进中小企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提升,省工信厅与江苏电信共同开发建设了江苏数字企业云服务(e企云)平台,为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提供一站式云服务。支持平台改版升级,整合资源构建云服务生态,提升平台线上服务能力。依托钉钉平台优势资源,开发建设云服务平台移动端APP。截至目前,平台聚合软件与信息服务企业200多家,整合在线服务产品近1000款,累计注册用户达48万户。
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加强与省相关部门合作,积极推动中小企业检测试验云服务平台建设,鼓励拥有富余检测试验能力的平台主动发布信息、开放服务,支持中小企业应用云平台提升创新能力,促进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
2019年6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