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696785044/2019-00386 主题分类:
发布机构: 世界杯直播-世界杯决赛直播 发文日期: 2019-06-18
标       题: 对省政协十二届一次会议第0159号提案的答复
发文字号: ​苏工信提字〔2019〕86号 发布日期: 2019-06-18
主 题  词: 时       效:

对省政协十二届一次会议第0159号提案的答复

 苏工信提字〔2019〕86号 


焦裕松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打造特色工业博物馆群的建议”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工业是强国之本,文化是民族之魂。工业遗产作为工业文化的重要载体,是最具地域特色和个性的历史文化资源,记录了一个国家或地区工业发展不同阶段的重要信息,见证了工业发展的历史进程。当前,由于认定标准的局限、法律保障的缺失、保护经验的匮乏,以及一些不合理的利用方式,不少具有重要价值的工业遗产遭到破坏甚至消亡,抢救保护工作日趋紧迫。工业和信息化部2017年启动了国家工业遗产认定试点申报工作,推动工业遗产的保护和合理利用。我们认真部署,积极组织申报,目前我省有金陵机器局旧址、永利化学工业公司旧址、茂新面粉厂旧址及大生纱厂旧址等4个项目通过现场核查,被认定为国家工业遗产。

一、江苏工业遗产的保护和利用

工业遗产反映了工业化时代特征、承载着工业技术和相对完整历史信息。保存工业遗产,可以让人们看到一个城市在工业发展进程中的历史轨迹,是对民族历史完整性的尊重,是对新中国传统产业工人历史贡献的纪念,也是对爱国实业家崇高创业精神的传承。江苏各级政府和企业高度重视工业遗产保护,积极探索工业遗产开发利用,主要有:

(一)将工业遗产纳入文物保护范畴。江苏各地在历次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申报工作中,加大对工业遗产项目保护的力度,目前南通大生纱厂旧址、金陵机器制造局旧址和无锡茂新面粉厂旧址被评为国家一级文物保护单位。除此之外,南京、无锡、南通、常州、镇江等地也及时将一些工业遗产公布为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其中南京在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中,共有66处工业遗产被列为文保单位,无锡有70多处工业遗产被列为文保单位。

(二)将工业遗产纳入城市规划保护。由于城市建设的飞速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工业遗产保护就显得尤为重要。江苏各地认识到城市建设既要促进经济发展,也要促进文化传承,主动将一批工业遗产纳入城市规划保护。从2015年开始,南京、扬州等市由规划部门牵头,会同国土和工业等部门,对近现代工业遗存状况进行普查。其中,扬州市选定24处工业遗产作为第一批工业遗产进行保护利用。2017年,南京市发布了《南京市工业遗产保护规划》,公布了52处工业遗产项目。

(三)大力发展文化创意园区和工业旅游。挖掘工业遗产中潜在的功能,引进新的生产方式,在保持建筑风貌不变的前提下,对一些有保护价值的历史厂区进行统一规划和建设,辟为文化创业园区和开展工业旅游等。例如金陵机器制造局旧址华丽变身为1865创意园区,常州第五毛纺织厂旧址开发为运河五号创意街区。洋河酒厂和镇江恒顺集团等企业,利用厂区和工业遗存开展工业旅游,不仅实现了对工业遗产的保护和利用,还提升了品牌形象。

(四)充分发挥工业遗产的教育展示功能。江苏一些企业历史悠久,知名度高,得到全社会的认同,传承着优秀的工业文化精神。对这些影响力大、文化内涵丰富,体现人文精神的工业遗产及故居,各地采取辟为博物馆或纪念馆等多种方式加以保护利用。如无锡的茂新面粉厂始建于清光绪二十六年,从创办和发展的过程见证了近百年来中国民族工商业的变迁,现作为中国民族工商业博物馆;永泰丝厂现辟为中国丝业博物馆;大生纱厂公事厅辟为大生厂史陈列室;扬州麦粉厂现辟为扬州工业博物馆。

 二、江苏省工信厅工业遗产保护工作开展情况

(一)深入开展调研,广泛听取意见建议,力争成为行家里手。近两年来,我们多次邀请省文化厅、文物局等相关部门共同开展调研,赴南通、无锡、镇江等地区了解情况。主动联系相关单位,了解我省已经纳入城市或地区规划和文物保护范畴的工业遗产情况。召开企业和专家座谈会,征求加强工业遗产保护以及促进工业文化发展的建议。探索推进工业文化工作新举措,提出鼓励发展具有地方和行业特色的工业文化产业,全面促进工业文化繁荣。

(二)认真宣贯《国家工业遗产管理暂行办法》,以宣贯推动工作。工信部《国家工业遗产管理暂行办法》发布后,我们认真落实宣贯要求,第一时间组织召开工业遗产管理工作推进会,对《暂行办法》进行宣传解读,交流工作经验,部署我省国家工业遗产项目申报工作,择优推荐上报。

(三)着手制定《江苏省工业遗产管理暂行办法》,以顶层设计引领我省工业遗产保护利用。去年底,我厅会同省财政厅、文化厅、旅游局等单位,以《国家工业遗产管理暂行办法》为蓝本,结合江苏工业遗产现状和保护利用实际情况,深入调研、充分酝酿,着手制定《江苏省工业遗产管理暂行办法》,针对江苏工业遗产的特点提出切实可行的保护方式,科学规划、妥善处理工业遗产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群众生活条件改善的关系,切实做好江苏工业遗产的保护、管理和合理开发利用(目前文件正在会签中)。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下一步,我们将按照省委省政府和工信部要求,加强工业遗产保护,积极推进工业博物馆建设。

(一)将工业遗产改造为各类博物馆、展览馆、陈列馆。各类工业遗产是城市风貌和记忆的重要物证,做好工业遗产保护和活化利用,例如将工业遗产改变为博物馆、展览馆、陈列馆等,不仅能更完整地展现城市历史和文化价值,也有利于复兴传统工业地段,促进城市更新及可持续发展。采取辟为纪念馆等方式,工厂原有厂房得到保护性再利用,既达到了对建筑遗址的保护,又发挥了它的教育功能。

(二)大力推进我省工业博物馆科技建设。推动我省工业博物馆用人工智能、虚拟现实、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提升工业博物馆展示水平。通过导入新科技,采用高新科技呈现手段,最大程度还原工业遗产面貌,将传统制作过程通过3D视频清晰展示。推动在工业博物馆建设中增加交互性,引入AR、VR等科技体验技术,在新科技和传统工业的碰撞中提升浸入感和交互感,提高传播效果。

(三)将工业遗产改造为公共休憩空间或主题公园。利用工业建筑物,结合绿化和景观改造,将工业遗产改造为创意产业园、艺术中心,将工业遗产地辟为城市公共开放空间或主题公园,经过对工业建筑本体修缮和周边环境整治,建成集文化观光、旅游休闲、体育娱乐和生态体验为一体的综合性开放式城市主题公园。

(四)进一步加大宣传调研力度。以多种方式宣传江苏工业文化,凝聚起全社会广泛共识。举办研究会,交流研究成果,探讨工业文化发展趋势。加强与有关研究机构、行业协会等社会组织的交流,共同推动我省工业文化发展。

感谢您提出的宝贵意见,希望能继续得到您的关心和支持。

 

 

                                                    2019年6月18日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