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周期间(2月4日至10日),南京虽受大雾、雨雪等恶劣天气影响,但未出现旅客长时间、大范围滞留现象,未发生严重服务质量投诉事件,为全市人民群众欢度春节创造了安全、便捷、满意的出行环境,现小结如下:
一是平稳有序,旅客发送量同比增加。2019年2月4日至2月10日,全市公铁航共发送旅客163.43万人 次,同比增3.53%;公路发送旅客34.15万人次,同比降11.09%;其中客运站发送旅客15.58万人次 (小红山站4.58万人次,东站1.16万人次,南站7.17万人次,北站0.77万人次),同比降17.32%; 旅游包车发送旅客18.57万人次,同比降5.08%,铁路发送旅客99.62万人次,同比增9.55%;民 航发送旅客29.66万人次,同比增4.04%。假日客流构成主要以中短途探亲、旅游为主,出行客流集中在2月4日至6日;黄金周期间,部分重点、热点景区可能出现瞬时客流高峰;2月7日至8日开始,返程客流开始启动,2月9日至10日迎来高峰峰值。客流流向,道路客运主要以南京都市圈周边、苏北及沪宁沿线中短途热游城市为主;铁路方面,主要集中在长三角地区沪宁、宁合、宁杭、宁安等沿线中短途方向;民航国内加班包机主要飞往福州、成都、沈阳“一冷一热”方向以及台北、澳门和曼谷、普吉等东南亚旅游热点城市。
二是特点鲜明,选择方式更加多元。不同于节前集中爆发出行客流,春节期间主要是休闲旅游为主,选择自助自驾游、定制出游等方式的比例持续提高;南京新年活动精彩纷呈,秦淮(大报恩寺)灯会、明城墙“岁月流金·溢彩金陵”系列活动,浓浓年味吸引大量旅客,公交、地铁等城市公共交通承担了大量疏运任务;出境游、国内高铁游等高端品质游持续上升,公铁航客流总量结构进一步调整。
三是保障有力,假日市场井然有序。组织领导和值守方面,根据省市政府关于做好节假日期间值班要求,各成员单位强化领导带班制度,坚持现场动态管理,统一指挥调度,确保互联互通,避免信息倒流;市春运办坚持24小时专人值守,充分发挥全市春运协调小组作用,加强多种运输方式协调衔接。运力调度和保障方面,各汽车客运站加强客流、车流监测和现场组织,确保进得来、出得去;公交、地铁部门提前出台夫子庙灯会应急保障方案,细化职责和人员分工,加强多种交通方式时点、站点等内容衔接,确保广大旅客走得及时、走得安全;公路部门提前落实收费站免费通行保障举措,特别是前后两个关键时点的衔接和解释,确保畅通有序;铁路部门根据客流需求,提前加密旅游热点线路车次,统筹协调旅客和重点物资输运;民航部门提高作业效率,最大限度降低航班误点率。安全生产和应急保障,道路客运方面,严格执行凌晨2时至5时车辆落地休息制度和车辆动态监控等安全管理规范,落实“三不进站,六不出站”、“五不两确保”相关要求,重点做好行包、快件和出站安检;铁路部门强化旅客高峰时段的组织和引导,加大车站及周边地区倒卖车票的打击力度,保障旅客进出站平稳有序;民航部门特别做好雾霾等恶劣天气下应急处置工作,优化航班量、机型调配,确保安全“零事故”。面对本次突如其来的大雾、雨雪天气,市春运办启动应急预案,各成员单位高度重视应急保障举措,通过路况信息通报、短信提醒和信息互通等手段,提前做好各项应对准备,分工协同紧密协作,确保及时疏散旅客,不让1名旅客滞留。黄金周7天假期,未接到一起安全责任事故报告。
四是温暖春运,确保旅客走了走好。道路客运方面,开展“春运故事”征文、“书香交通”、电话免费报平安等主题活动,为旅客送祝福、送温暖;放大南站候机楼平台效益,拓宽公铁客票互售形式,使旅客换乘更加便捷;提供“千张爱心车票”、“爱心基金”等服务方式,打造温暖旅途;丰富“定制班车”、“定制包车”等多元服务,努力满足旅客个性化出行需求。铁路方面,缩短旅客售检票时间,提供行李托运、送站等多样化志愿服务,出行更加便捷。民航提供“冬衣寄存”服务、设立“流动书吧”、“爱心服务站”,丰富候机餐饮样式和悬挂灯笼,营造欢乐祥和的节日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