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696785044/2018-00983 主题分类:
发布机构: 江苏省经济和信息化委 发文日期: 2018-06-15
标       题: 对省政协十二届一次会议第0802号提案的答复
发文字号: (2018)苏经信提字第70号 发布日期: 2018-06-15
主 题  词: 时       效:

 

对省政协十二届一次会议第0802号提案的答复


刘汉秋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建立民营企业家队伍培训体系”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企业家是经济活动的重要主体,一大批优秀企业家在市场竞争中迅速成长,一大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不断涌现,为积累社会财富、创造就业岗位、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增强综合国力作出了重要贡献。近日,省委印发了《关于营造企业家健康成长环境弘扬优秀企业家精神更好发挥企业家作用的实施意见》,充分体现了对优秀企业家的肯定和重视,也明确提出要进一步完善全省企业家人才培训体系,实施民营企业家素质提升工程,通过举办各种符合企业家特点,富有吸引力、凝聚力、影响力的活动,着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企业家人才队伍。

近年来,省经济和信息化委(省中小企业局)充分认识到企业家在全省经济高质量发展大局的重要作用,高度重视企业家队伍建设和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培训。在工作中,既着眼长远,制定了长期系统的企业家培育规划,又立足当前,组织实施一系列企业家和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培训活动:2017年,联合省人才办制订发布《江苏省“十三五”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发展规划》,对五年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建设发展目标、主要任务、重点工程、保障措施等作出具体安排,明确提出2020年全省企业经营管理人才总量达255万人,培养80名左右能够引领我省企业进入中国500强的战略企业家。2016年以来,面向全省民营企业、中小企业,启动实施了企业经营管理“百千万”人才培育计划,主要内容是每年省级直接组织培训百名企业领军人才、千名转型升级和产业发展人才、万名专业管理和创业创新人才,且该项工作也纳入全省工业信息化转型升级引导资金项目,有专项经费保障。近三年来,安排企业人才专项资金超过5000万元,每年实际组织培训班次80余个,累计培训企业学员3.5万余名,覆盖企业超过万家,带动全省经信系统培训企业经营管理人才超过50万人。

1、选择行之有效的培训方式。一是选好选准培训的内容方向。一方面,着力解决民营企业生产经营中的实际问题,重点开展基础性、实用性的培训项目。针对当前仍有大量中小微企业现场管理混乱、组织制度滞后、生产经营粗放等突出问题,组织了现场管理、精益生产模式等专题培训,引入科学管理方法和精益生产模式,改善中小企业生产经营状况。另一方面,引领民营企业下一步的转型发展,为推动产业升级而组织的高端培训。包括“智能制造”、“中小企业互联网化”、“融资创新”、现代物流与供应链管理、大数据与平台经济等专题,指导企业应用互联网、大数据等手段实现转型创新,加快向信息化管理和智能制造转变。二是分层次分类别开展培训。根据近几年的培训经营,我们深刻的感受到培训对象越精准效果越好。我们从企业参学人员的职务层次、岗位部门,企业所在行业及企业面临的问题等方面入手,细分培训对象,不断增强培训的针对性。针对领军型企业家,以坚定企业家信心、提高现代管理能力、拓展国际视野为重点,组织多批次企业家赴英国、德国、美国等国家以及国内龙头标杆企业开展培训考察,拓宽企业家视野,在交流学习中对标找差,更新理念,创新思路和举措。联合南师大商学院举办的营销专题培训、南大商学院人力资源管理班专门针对相关岗位上的中层管理人员。面向产业发展的专题培训,每次针对一个特定的产(行)业组织培训,已面向电子信息、机械机电、医药健康、装备制造、汽车、软件、服装等行业,邀请清华、北大等顶尖高校专家讲授产业发展趋势,解答发展共性问题,效果非常好。三是课堂面授与交流考察相结合。这是深受广大中小、民营企业欢迎的一种培训形式,主要是带领企业高管走进省内外的标杆企业参访学习,解决中小企业眼界不够宽的问题。不仅走进500强等知名大企业,学习大企业的成功经验,还深入专精特新的中小企业,学习隐形冠军的突围之道;不仅看企业、看车间、看产品,还要与企业负责人、技术专家进行深度交流,学习先进管理方法、优秀企业文化和最新技术成果。

2、构建完善的培训服务体系。在“百千万”企业人才培育体系下,形成了面向企业领军人才的“领军思享汇”、面向信息和互联网行业的“育鹰计划”、面向高级技能人才的“英才名匠”计划、面向创业人才和初创企业的“创客训练营”以及“走进标杆企业”、“走进智能车间”等品牌化培训项目,在全省企业家群体中有广泛的影响,助推了培训项目的实施推广。同时,我委积极推进企业人才培育载体建设,在全省建成了500多家星级中小企业服务平台和64家产业人才培训基地,与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和南京大学、东南大学等省内外30余所重点院校开展了项目合作,推动建立了苏宁大学、协鑫大学、远东大学、红豆大学等30多所优秀的企业大学,建立了拥有400多位高水平专家的师资库,构建了全省企业人才培训和服务的基地网络。

3、加强对培训项目督促评价。健全培训质量和绩效评价体系。我们制定了严格的项目评价标准,包括从课程设置、师资状况、参培学员层次及出勤率、投入情况、组织管理水平等来评价项目质量;从学员培训满意度、项目影响力、对企业的实际帮助等方面来评价项目绩效。所有培训启动实施后,我委及对口市县部门均派人参加培训,首先是检查项目的真实性,防止出现虚假项目;其次是现场考察培训实施的情况,如学员实际到场情况、实际邀请的师资、是否达到了规定的学习课时等,确保培训质量。

刘汉秋委员,您提出的“建立民营企业家队伍培训体系的建议”很好,对我们提升民营企业、中小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培训层次水平有重要的指导作用。下一步,我们将充分吸收您提出的建议,结合全省民营企业家队伍建设和民营企业发展的实际需要,进一步加强民营企业人才培训工作,为江苏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保障。

一是更加注重培训针对性和实效性。加强对民营企业培训工作的研究,踏踏实实做好调研,尤其是与加强企业和企业家的沟通交流,了解企业最迫切需要的提供的培训内容,找准培训工作的方向和目标,同时,推动人才培训与管理咨询相结合,从面上的普惠培训向点上直接帮助转变,拓展培训的广度和深度,切实为民营企业家队伍培训体系建设作出更大的贡献。二是更加细致的做好组织协调工作。按照专业化培训、财政资金引导、市场化运作、项目化管理的思路,支持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协会商会、社会培训机构结合自身优势开展培训,进一步优化合作机构遴选办法,认真总结机构选拔、课程设计、组织实施、项目督查、绩效考评等每一个环节的工作,找出薄弱环节、进行优化调整,精心设计培训方案,提高培训质量和效果。三是加强对项目的宣传推广,惠及更多的民营企业,真正体现政府项目的公益性、普惠性。在学员的组织上,系统推荐与机构组织相结合,积极应用互联网、信息化手段,发挥好“江苏经信”微信服务平台作用,更加快速的将培训信息直接发送给企业。四是强化项目督查和绩效考评。优化项目评价标准,将专家评审与平时督查、企业反映相结合,从更多角度更加全面来衡量培训项目的质量和绩效,加强对参培企业的跟踪服务,挖掘和发现培训给企业带来的实实在在变化,更多得以数字、案例来体现培训的绩效。五是不断完善培训工作协调和保障机制。加强与省人才办、省工商联、省财政厅等相关部门的沟通交流,共同研究解决企业家培训中遇到的重点难点问题。加强对市县经信部门的指导联系,系统谋划面向企业家的培训,构建覆盖全省的企业家培训网络。按照《中小企业促进法》规定,切实保障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的专项资金。

感谢您提出的宝贵意见,希望能继续得到您的关心和支持。

 

 

                                           2018年6月15日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