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696785044/2018-00981 主题分类:
发布机构: 江苏省经济和信息化委 发文日期: 2018-06-13
标       题: 对省政协十二届一次会议第0592号提案的答复
发文字号: (2018)苏经信提字第63号 发布日期: 2018-06-13
主 题  词: 时       效:

 

 对省政协十二届一次会议第0592号提案的答复

 



吴晓蓓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多措并举推动我省工业互联网加快发展”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首先,感谢您对我省经济和信息化工作的关注,谢谢您为我们的工作提出了很好的建议!

正如您在建议中提到的,以工业互联网为新型载体,推进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与制造业深度融合,是实现制造业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升级的关键技术路径,推动其快速发展,对于推进制造强省、网络强省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和实践意义。

去年以来,我们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深化“互联网+先进制造业”发展工业互联网的指导意见》(国发〔2017〕50号)文件精神,聚焦工作重心,抢抓发展机遇,系统化推进工业互联网建设和应用工作。一是做好政策制定工作。制定出台《江苏省深化“互联网+先进制造业”发展工业互联网的实施意见》,以及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实施意见、“企业上云”、制造业“双创”平台建设、工业电商发展、工控安全等四个三年行动计划,系统化构建了我省发展工业互联网的政策体系。二是加强政策宣贯。举办江苏省工业互联网高峰论坛,江苏省工业互联网主题展,着力提高广大企业发展认识;制定2018-2020年工业互联网培训计划,计划培训300名经信系统干部、1000名重点企业负责人、10000名CIO和专业技术人员;成立“江苏省互联网协会工业互联网工作委员会”,整合政府、高校、工业园区及企业多方资源,打造工业互联网生态圈。三是强化平台建设。树立推进“大合作”培育“大平台”的思路,重点推进有品牌影响、有技术能力优势的重点工业互联网平台与中小型特色工业互联网平台合作,打造跨行业、跨领域工业互联网平台;龙头制造企业与互联网企业合作建设行业级、企业级工业互联网平台;产业集聚区与国内龙头工业互联网平台合作,建设服务区域两化深度融合、发展智能制造的区域级工业互联网平台。四是加强关键技术攻关。调动制造业龙头企业积极性,组织阿里云、华为云、航天云网等互联网平台商与南京维拓、常州仕泰隆、常州天正等企业对接,推进线缆、汽车、新能源、机械、冶金等行业级工业互联网平台技术攻关;针对工业控制网络安全态势感知技术、基于企业架构模型的工业企业信息安全风险评估标准规范、轻量便携式工控终端安全配置检查与状态核查技术等工业控制系统安全领域关键共性技术问题,组织实施工控安全关键技术攻关项目。

虽然前期我省工业互联网发展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正如您建议里所提到的,我省客观存在缺乏统一工业互联网标准、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间协同水平较低、缺乏有影响力的工业互联网平台、缺乏完备可靠的工业互联网安全保障等问题。今后,我们将充分借鉴您的建议,立足制造强省、网络强省建设要求,补短板、强弱项,进一步推进工业互联网建设。

一、突出加强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一是抓布局。重点建设10个在国内有竞争力、影响力的工业互联网平台,重点打造30个左右行业级省工业互联网示范平台。二是抓重点。推动徐工信息、紫光云引擎等龙头工业互联网平台与省内行业性平台深化合作,重点打造2-3个在国内“叫的响”的跨行业、跨领域工业互联网平台。推动航天云网、华为云、阿里云等重点工业互联网平台与我省各地政府合作,打造“工业互联网+智能制造”示范平台。三是抓提升。开展工业互联网平台可信服务评估、工业互联网平台能力测试诊断等工作,定期发布我省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发展能力指数。

二、突出加强工业互联网推广应用。一是大力实施“企业上云”计划。力争2020年前,新发展10万家核心业务上云企业和百万台设备上云,重点建设5000个三星级、1000个四星级、200个五星级上云企业。二是打造示范标杆工厂。加快推进工业互联网先导性应用,形成一批智能车间、智能工厂、工业互联网标杆工厂。三是培育工业互联网发展示范区。重点建设以工业互联网平台为龙头、以工业互联网服务商为配套、以工业互联网标杆工厂为示范的省“互联网+先进制造业”特色基地。四是鼓励核心工业互联网平台企业带动中小企业转型升级。鼓励核心工业互联网平台企业向中小企业开放设计与制造能力,支持中小企业接入应用工业互联网平台,降低其数字化、智能化的转型门槛,实现工业互联网与上下游企业的深度融合。

三、突出提升产业链企业间协同水平。一是建设工业互联网创新中心。重点打造江苏省工业互联网建设与应用创新中心,突出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做强产业链。二是建设工业互联网研发中心。支持重点骨干企业依托省内高校重点实验室建设工业互联网研发中心,推行企业主导、高校主研的联合运作机制。三是培育系统集成服务商。进一步构建完善工业互联网服务资源池,组建工业互联网发展联盟,培育一批工业互联网服务商。四是加快制造模式业态创新。推进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与制造业深度融合,打造新模式新业态创新标杆,分行业组织推广。

四、突出加强工业互联网产业支撑。一是发展高端智能装备。实施高端装备创新工程,组织重大智能装备研制攻关,发展自主研制高精度复合型数控机床、工业机器人、智能传感与控制装备等高端智能装备。二是突破高端工业软件。加快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制造执行系统(MES)、企业资源管理软件(ERP)、供应链管理软件(SCM)、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软件(PLM)等高端工业软件。三是实施工业APP培育工程。推进软件企业转型发展,加快推进工业技术软件化,培育形成一批工业APP。

五、突出优化工业互联网发展环境。一是推进工业互联网标准化建设。由省互联网协会工业互联网工作委员会组织牵头,组建由业务骨干、领域专家和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组成的省标准制定工作小组,引导加快我省工业互联网平台、企业上云、星级上云企业评定标准的研制,同时积极参与配合工业互联网国家标准的制定。二是推进企业内外网络升级改造。加速NB-IOT的优化部署和工业级物联网应用推广,推进企业利用5G、IPv6、窄带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实施内外网络改造提升,实现工业互联网“进企业、入车间、连设备”。三是加强安全保障能力建设。建立完善工业互联网安全保障体系,制定工业互联网安全管理规范和工作指南,组织开展工业互联网安全试点示范。加强技术系统建设,提升工业互联网网络安全监管手段、能力。四是加强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组织开展工业互联网专题培训,培育一批既有国际化视野、又具互联网思维的领军型企业家。五是加强政策资金支持。支持省内重点工业互联网平台开拓发展国内市场,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做大做强江苏本土平台。加大对工业互联网平台、“企业上云”项目支持力度,引导提升企业发展工业互联网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2018年6月13日

 

 

 

Baidu
map